近日,人民日報表示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是完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對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務服務能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促進要素自由流動,以及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對于群眾的呼聲、百姓的期盼,不光必須“有呼必應”,而且還要“有呼必有快應”。過去結婚證辦理、醫保報銷、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營業執照辦理、納稅繳費等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都必須回到戶籍所在地辦理,讓異地工作人員不得不承受兩地奔波的煩惱。而今響應群眾需求,推行政務服務平臺“跨省通辦”是一項關系千家萬戶的民主工程,便利群眾異地辦事,不僅體現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對于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和穩定和諧有著重要作用,也是我們應對疫情、實現‘六穩’‘六保’的重要措施。如今身份證補辦、戶口遷移、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生育登記、不動產登記……如今越來越多的事兒不用“多地跑”“折返跑”了,給群眾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也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
“跨省通辦”是為民辦實事載體和方式的變革,“跨省通辦”的改革接地氣又暖民心。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不僅是政務服務方式的改變,更有助于實現政務服務流程的優化。根據申請人需求和工作實際,通過“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等一種或多種方式組合,保證各類通辦業務真辦、能辦、辦成。充分發揮數字政府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能力,讓用戶享受到“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地辦”的便捷服務。
各地各部門應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壓實責任,強化經費保障,落實屬地責任,確保本層級的“跨省通辦”事項可辦、易辦、好辦,不斷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便利度和滿意度。同時要對“跨省通辦”工作的跟蹤督促,對改革措施不到位、工作落實不到位、企業和群眾反映問題仍然突出的給予通報批評等處理,不斷完善評價規則,提高政務服務質量。
讓老百姓辦事更便利,不折騰,是“一切為了人民”這個執政理念的基本體現。“跨省通辦”,讓政務跑起來,讓服務跑起來,惟其如此,才能建設起讓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孫瑞)
(編輯:方舟)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