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玄奘寺因發現供奉南京大屠殺甲級戰犯而登上熱搜,在全網掀起一番波瀾。并且,日本用于祭祀日軍侵華戰犯的夏日祭也疑似要在南京舉行,這不禁令人義憤填膺,也在網絡上掀起一片謾罵!這可是南京!日軍殺了我們三十多萬同胞的南京!這怎么敢!身為一個中國人,怎么能做出如此不堪的辱華之舉!捍民族精神,養民族志氣應是身為中華兒女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是容不下任何人任何行為任何原因玷污的純正血脈!
捍民族精神,筑牢團結心墻。這一路走來,中國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挨了多少槍林彈雨,在這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之下,又是埋葬了多少數不清的為國捐軀的英靈亡魂。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再到抗日戰爭,一次次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割地賠款,中華兒女一次次的起來反抗,直到抗日戰爭的結束,中國終于可以擺脫如此局面,中華人民終于可以過上沒有外來侵略的安穩日子。歷史雖成過去,但會永遠存在我們中華兒女的心中,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是一段忍辱負重的歷史,是千千萬萬同胞用血肉筑成的血淋淋的歷史,怎敢忘?中國如今如此強大,這是我們踩在先人的脊梁上才取得的,怎敢數典忘祖?身為中華兒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帶領下,更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們要團結一致,毫不猶豫捍衛我們的國土,更重要的是捍衛和堅守住我們的民族精神,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原因和任何行為背叛祖國,背叛我們的民族,背叛我們的文化。
養民族志氣,抵制文化入侵。長達多年的衛國戰爭錘煉出我們中華鐵血兒女的民族志氣。如今,國家和平昌盛,人們安居樂業,但這也仍然是一個戰爭的年代,國家之間較量的不僅僅是武器與武器之間,更多的是經濟、文化、政治、民生之間的競爭,居安思危依然要銘記于心。文化作為一國人民的精神支柱,彰顯的不僅是一國的紛繁多彩,更是凝聚和團結民心的強大紐帶。文化帶給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為此,我們應團結一心,提高警惕,抵制文化入侵、文化腐蝕等現象,牢固堅守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養成文化自覺,將文化自信的旗幟牢牢屹立于中華民族的國土之上。(孫瑞)
(編輯:方舟)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