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干部作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橋梁”和“紐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奮斗鄉村一線的工作力量,既要“身入”基層,更要“深入”基層,既要“住村”,更要“住心”,進而實現“助村”。
駐村干部要住在村里,不做駐村“觀光者”。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是黨不變的宗旨,密切聯系群眾更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駐村干部不能做遠程操控的“指揮家”,既要吃住在村,更要工作在村,切忌“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游山玩水”,不做駐村“旅游者” “觀光者”,要真正放下架子、撲下身子、邁開步子、卷起褲子,無懼風雨走村串戶、無畏酷暑深入調研,及時掌握村情、民情、實情,不做門外漢、酸秀才,爭做內行人、實干家。
駐村干部要住進心里,不做駐村“過客人”。駐村干部作為黨群關系的聯絡者,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要熟稔運用好“炕頭工作法”,深入田間地頭、坐到農家炕頭,與群眾拉家常、吃便飯、話長短,不做駐村“過客人”,爭做群眾“一家人”,走進群眾家里,住進群眾心里,成為群眾的貼心人、自家人,自覺站在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從村情民情出發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之事。
駐村干部要實現助村,不做駐村“畫餅人”。駐村干部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中堅力量,要向優秀第一書記黃文秀同志學習,不搞花拳繡腿,做表面文章,不做雷聲大、雨點小的“畫餅人”,要拿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態勇于探索、勇于創新、迎難而上,用實際行動解決村面臨的難題、賭點,帶領群眾探索出一條“量身定做”的致富道路,真正實現“助村”。(李勝芳)
(編輯:方舟)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