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的歷史很久遠,我頂禮膜拜與用心熱愛。但,這幾十年,更與我息息相關。
新中國成立以后,宜賓下轄宜賓、南溪、慶符、江安、長寧、高縣、筠連、珙縣和興文9個縣。1951年4月,設專轄宜賓市,變為9縣1市。
1957年3月,屏山縣劃入;1960年1月,慶符縣并入高縣。仍然是9縣1市,只是一進一并,內涵發生了變化。
區域變化的大動作發生在1960年7月,瀘州專區并入宜賓專區,增轄瀘州市和瀘縣、納溪、合江、隆昌、富順、敘永、古藺1市7縣。轄區面積達到了27520余平方千米。
1974年7月,云南省建“云天化”需要土地,宜賓縣的水河、水東、安富三個公社劃入云南省綏江縣(后建水富縣)。
1978年4月,隆昌縣劃歸內江地區。
1983年3月,富順縣劃歸自貢市。
1983年6月,將瀘州市、瀘縣、納溪、合江1市3縣劃歸新建省轄瀘州市。
1985年6月,敘永縣、古藺縣劃入瀘州市。
1996年10月5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四川省宜賓地區,改設為四川省宜賓市;同時撤銷原地轄宜賓市,改設為宜賓市翠屏區。
至此,宜賓有了這樣的地理描述:坐標為北緯27°50′—29°16′與東經103°36′—105°20′之間,東西橫距153.2千米,南北縱距150.4千米,轄區面積13283平方千米,占四川省轄區面積的2.33%。市境與四川省自貢市、瀘州市、樂山市、涼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昭通地區的14個區、縣連界,邊界長度1196.6千米。
區劃如此,那么,在這個縱向的發展過程中,宜賓又發生了哪些實質性的改變?由于區域面積廣闊,表述起來不好著力,我們把視線轉向市區。
新聞熱點
新聞爆料